close
書名:餐桌上的五穀雜糧百科:從產地、料理到營養 關心身體與土地的全食材事典 語言:繁體中文 ISBN:9789864080687 頁數:256 出版社:麥浩斯 作者:好吃編輯部,李德全,彰農米糧商行,彭惠鈺 出版日期:2015/08/20 類別:飲食 |
餐桌上的五穀雜糧百科:從產地、料理到營養,關心身體與土地的全食材事典購買網址: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assp.php/87926/products/0010685972?utm_source=87926&utm_medium=ap-books&utm_content=recommend&utm_campaign=ap-201605
五榖雜糧,不是芝麻綠豆小事,而是身體與土地的美味進行式。
當農夫用最好的方式種植、當我們每天都能吃一點來照顧自己時,
這種粗食的滋味~身體最懂!
當農夫用最好的方式種植、當我們每天都能吃一點來照顧自己時,
這種粗食的滋味~身體最懂!
你今天,有好好吃飯嗎?
最近這幾年,每隔一陣子,總有些和食安相關的黑幕,弄得人心惶惶,不知從何下口。好好吃飯不只是對生活品質的追求,更成為一種奢求,大家都想知道,什麼樣的食物可以讓我們安心下肚?
從「認識農夫」到「自己動手做」,是回答這個問題的好答案。而足以餵飽我們的主食,更成為其中的關鍵食材。追求食物的源頭,成為我們這個世代最重要的飲食課題,繼《餐桌上的蔬菜百科》、《餐桌上的魚百科》後,「好吃編輯部」推出《餐桌上的五榖雜糧百科》,除了告訴大家各個雜糧品項的挑選、保存、營養、食用禁忌與料理方法外,也將帶領讀者一起到產地裡去「認識農夫」,瞭解台灣正在進行的雜糧復興運動。
台灣九成多的黃豆都是靠進口,面對著基改黃豆可能有的風險,以及「飼料級」黃豆混雜給人吃的不安,有越來越多的農夫加入了非基改、不用農藥的種植行列,從食材開始把關,提供給消費者令人安心的豆腐、豆漿、豆花等食物。
而營養師則說,每天至少都要有1/3的主食來自於全穀類,如:糙米、紫米、燕麥或雜糧等,因榖物蛋白質和豆類蛋白質不同,在飯裡加點黑豆、紅豆在營養上還可搭配互補。
本書將顛覆大家對五榖雜糧=不美味、選擇少等刻板印象,告訴你其實藜麥不只可以加在飯裡或拌沙拉,還可以做成鬆餅或薯條;米豆加番茄入電鍋,就可以做出營養又漂亮的炊飯來;把紅藜、小米、黑糯、白糯混一起,不只可以吃到多元的營養,還可以捏成漂亮的珍珠丸子;而腰果其實可以當天然的勾芡呢!
五穀雜糧不只是偶爾吃吃就好的芝麻小事,而是可以讓身體與土地都更健康的美味進行式,讓我們從認識食材、理解農夫開始,好好地感受這份,土地與身體的雜糧復興!
本書特色
1.回應讀者對食安問題的需求,搜羅全台好農戶,直接跟農夫買!
2.提供給喜歡返璞歸真「吃粗食」的讀者,雜糧烹煮的另種想像。
3.五榖雜糧怎麼吃?邀請營養師給予營養上的貼心小提醒。
4.珍貴的產地照片:讓讀者一窺如芝麻、黃豆等雜糧在土地上的土模樣。
5.記錄農村正在進行的雜糧復興運動。
6.疑難雜症小專欄:吃不完的五榖飯怎麼辦?豆渣如何再利用?一次告訴你。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